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新闻 > 正文

三十六计第四计:以逸待劳

2024-05-15

《三十六计》中的第四计“以逸待劳”。出自于《孙子兵法•军争篇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

孙子认为,掌握并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最好方法,就是用就近做好准备的军队对付远道而来的敌人,用休整好的军队对付疲劳的敌人,用吃饱饭的军队对付饥饿中的敌人。

可以看出此计谋强调的是:让敌方处于困难局面,不一定只用进攻的方法,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,恃机而动,以静制动,积极调动敌人,创造战机。

“以逸待劳”的智慧反映到我们现实生活中,就是要掌握等待的艺术,在外部条件不具备时要耐得住寂寞,不盲目作为,不乱作为;要懂得养精蓄锐的道理,不断壮大自己,积聚自己的力量,等待机会出现时再动手,这样胜率更高,取胜的把握更大。

“以逸待劳”经典案例分析

用计要领:

让敌方处于困难局面,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。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,待机而动。以不变应万变,以静对动,积极调动敌人,创造战机,不让敌人调动自己。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。不可把以逸待劳的 “待”宇理解为消极被动的等待。

敌动我动、迅速应变,是处理问题通常的方式。而养精蓄锐、以静制动,则往往成为高明谋略者制胜的法宝。凡事要冷静观察,切勿盲动。越是重要的事情,处理起来越不能着急;越是紧迫的形势,越需要冷静地面对。

“以逸待劳”,强调以精锐之师,击败疲惫强敌。其计谋核心是以我之“逸”待敌之“劳”,是处于相对劣势的一方战胜强敌的有效手段。

主要指在作战中依靠有利地形,一面采取守势防御,一面养精蓄锐,待进攻之敌久攻不下、士气沮丧后再转守为攻,赢得胜利。然而,以逸待劳的“待”,不要理解成什么都不用做,只管静静看着的消极等待。而是一个蓄势待发、寻找战机的过程。

关键在一个“劳”字,使对手疲惫不堪,是夺取主动权并取胜的前提。要实现我之“逸”,不能坐享其成,必须主动消耗对手的精力或资源。在对手的力量尚未被大量消耗时,要沉得住气,千万不要贸然出击,或过早暴露出己方弱点。否则,画虎不成反类犬,“蓄势”不成而前功尽弃。

“以逸待劳”之计的应用面很广。许多英明的决策者,都非常了解 “以逸待劳”之计的谋略思想,深知“逸”与“劳”的辨证关系,在战略谋划中,总能够想方设法巧借天时、地利等因素,保己之长,击敌之短,创造出有利于己方的条件,逐步扭转不利的局面,赢得战略上的主动。

如《南北筹兵论·上》说:“闻之兵法,守者常逸,而攻者常劳,以逸待劳。”讲求不要消极地坐等战机,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调动敌人,牵着敌人的鼻子走,让敌人疲于奔命,不断地消耗敌人。待敌人锐气尽消时,再动手消灭它。

因此,《孙子》说:“故善战者,致人而不致于人。” 以逸待劳、后发制人之计,受到历代军事家的重视。

公元前 224 年,秦国一心向往统一中国,对地处江南的楚国发动了进攻。秦国派出能征善战的大将王剪,率领 60 万秦兵,浩浩荡荡地杀向楚国。楚国军队在项燕的统帅下,斗志昂扬地迎战秦军。王剪看楚军人多势众,来势凶猛,决定暂时避开楚军的锋芒。他下令秦兵修筑堡垒,养精畜锐,备而不战。

楚军强攻不成,只好驻扎在秦兵的堡垒外。时间一长,楚军将士的斗志逐渐涣散,项燕只得下令撤兵。秦兵却个个求战心切,斗志旺盛。王剪看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,就趁楚军撤退,防备不严的机会,转守为攻,全面出击。秦兵大败楚军,诛杀了项燕。 接着,王剪又率领秦兵乘胜追击,一举攻下了楚国的国都,活捉了楚王。

“以逸待劳”的方法有许多,抢先占领有利地形,就是一种“以逸待劳”。如《孙子·虚实篇》说:“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,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。故善战者,致人而不致于人”“致人而不致于人”,意思是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,是争取主动的问题。先实行防御,后发制人,也是以逸待劳的一种方法。战争实践证明,劳则士气沮丧,逸能养精蓄锐。

春秋末年,赵王派大将李牧镇守雁门关。李牧养精蓄锐,坚守阵地,不与匈奴作战。匈奴多次出征,劳而无功,官兵厌倦。这时,李牧认为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,便挑选精兵强将出战,并让当地人漫山遍野放牧牲畜引诱敌人。匈奴迎战,李牧假装败走。于是匈奴单于率领大军长驱直入赵境,李牧巧设阵势,以逸待劳,大破匈奴,歼灭余万匈奴兵,单于仓惶逃走,此后 10 多年不敢再侵犯赵国边境。“以逸待劳”中的“逸” ,不是高枕无忧,也不是静止不动,更不是斗志松懈,而是养精蓄锐,积极备战;“待”,不是守株待兔,坐失良机,更不是坐以待毙,而是静观事态,因时造势,创造良机,歼灭敌人。

“以逸待劳”的理论与实践,在古代的兵书和史书中,有着许多的阐述和记载。在《孙子·军争篇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古文“佚”与“逸”相通,意思是部队休整充分,精力旺盛。“劳”则与 “佚”相反,是部队得不到休整,精力疲惫。

《水浒传》上的洪教头,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,连唤几个‘来’‘来’‘来’,结果被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,一脚踢翻了洪教头⋯⋯

春秋时候,鲁与齐战,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,后来被曹刿阻止了,采取了‘敌疲我打’的方针,打胜了齐军,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⋯⋯

楚汉成皋之战、新汉昆阳之战、袁曹官渡之战、吴魏赤壁之战、吴蜀彝陵之战、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,都是双方强弱不同,弱者先让一步,后发制人,因而战胜的⋯⋯

如果进攻之敌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超过我军甚远,我们要求强弱的对比发生变化,便只有等到敌人深入根据地,吃尽根据地的苦楚。如同第三次‘围剿’时,蒋介石某旅参谋长所说的‘肥的拖瘦,瘦的拖死’。又如‘围剿’军西路总司令陈铭枢所说的‘国军处处黑暗,红军处处明亮’之时,才能达到目的。

这种时候,敌军虽强,也大大减弱了;兵力疲劳,士气沮丧,许多弱点都暴露出来。红军虽弱,却养精蓄锐,以逸待劳。此时双方对比,往往能达到某种程度的均衡,或者敌军的绝对优势改变到相对优势,我军的绝对劣势改变到相对劣势,甚至有敌军劣于我军,而我军反优于敌军的事情。

江西反对第三次‘围剿’时,红军实行了一种极端的退却(红军集中于根据地后部),然而非此是不能战胜敌人的,因为当时的‘围剿’军超过红军十倍以上。

孙子说的‘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’,就是指的使敌疲劳沮丧,以求减杀其优势。” 在革命战争年代,以逸待劳、诱敌深入、后发制人成为人民军队常用的一种战法。

《兵器·静》中讲:“兵, 武事也,而以静为主。静则无形,动则有形,动而有形,必为之擒;虎豹不动,不入陷阱;麋鹿不动,不罹置罘;飞鸟不动,不絓网 罗;鱼鳌不动,不擐唇喙,物未有不以动而制者也。”

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,世人皆知。人们都为守株者(婉惜他误了农时)哀叹他死 守枯木,不知变化,嘲笑他太痴。但兔子触株定有原因,或因此木在其必经之路的险要处、或因此免过于慌忙,迷失了道路 ⋯ ⋯

这偶然的因素里孕育着必然的条件,守株者虽不复得兔,但他为后来的猎人下套 子提供了依据。是以只要在兔子经常出没的地方下套,必有收获无疑。在军事上 的“以逸待劳”其实与守株待兔相似,只是选择的地点灵活一些罢了。

在军事上,不劳而获不可能,但少劳多获却是常见,这就是军事谋略运用的结果。以逸待劳就是其一。

建兴八年秋,魏主曹睿拜曹真为大司马,征西大都督,司马懿为大将军、征西副都督,刘晔为军师, 引四十万大兵径奔剑阁,来取汉中。汉中人报入成都,孔明听到消息,遂唤张嶷、王平引一千兵去守陈仓大道,以挡魏兵。四百比一,何等悬殊。原来这只是孔明在以逸待劳,让更多的军队在汉中养精蓄锐,等待战机而已。

孔明笑曰:“何其愚也!吾令汝等去,自有主见。吾昨夜仰观天文,见毕星躔于太阴之分,此月内必有大雨淋漓。魏兵虽有四十万,安敢深入山险之地?因此不必多军,决不受害。吾将大军皆在汉中安居一月,待魏兵退,那时以大兵掩之,以逸待劳,吾十万之众,可胜魏兵四十万也。”二人听毕,方大喜,拜辞而去。孔明随统大军出汉中,传令教各处隘口,预备干柴、草料、细粮,俱够一月人马支用,以防秋雨;将大军宽限一月,先给衣食,伺候出征。

张嶷、王平听了吩咐也不敢去,经过孔明一番解释才明白。这是利用气候多雨,魏兵不敢深入山险之地,以逸待劳。事实果然如此,曹真、司马懿领兵来到陈仓城内,不见一间房屋。又不敢深入蜀地,怕倘有疏虞,人马受苦,要退则难,只得在城中搭起窝铺住扎。尽管如此,大雨连降三十日,马无草料,死者无数,军士怨声不绝,只得退兵。

为何孔明敢如此托大呢?

首先,他知天文,懂地理,知道雨季将到。而且汉中有川险为阻,司马懿不敢在此时进犯汉中,必在陈仓城中避雨。

其次,知道司马懿也能看出雨季快到,可以阻止曹真进犯汉中。再次,知道雨季将有月余,雨中曹兵粮食运输困难,必不能持久,所以雨后必退兵。

并且在魏兵退后,孔明也知道魏兵必有准备,连开始准备的敌退而追都放弃了。魏兵代蜀,浩浩荡荡的四十万大军,因雨无获而归,蜀兵仅千人守险,安全无恙,与守侏待兔多么相似。孔明的十万大军则在汉中养精蓄锐,为下次出祁山伐魏做了准备,真是“以逸待劳”,以静制动的光辉典范。

这些案例中的“以逸待劳”出的都是“绝地险招”。他们借助某些有利的条件和地理位置,使自己处于主动和有利的地位,让对手陷于被动,失去主动性;或自己有意地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,使自己由不利地位转变为有利地位,让对手由强大陷于被动,疲于应付,成为弱者,从而失去主动性,被人牵着走。

此计如若用得好,可化腐朽为神奇;如若用得不好,很可能会一败涂地。“以逸待劳”,并非守株待兔式的消极防御,坐待战机,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,“牵着敌人的鼻子走”,拖垮敌人。

因此,在实施此计之前,一定要对实施背景、战略地点、对手的大致情况、我方的情况等有足够的了解,再决定是否采用此计。而在“待劳”的过程之中,更要密切关注对方动向,时时留意对手可能采取的下一步动作,做到听其言,并观其行。一旦发现此计不可行,则应立止而另图他策。

参考文献:

[1]镜 泊,晚 风.“以逸待劳”巧退九倍之敌[J].科学决策月刊,2006,4:63.

[2]毛元佑.兵法三十六计之四---以逸待劳[J].军事春秋,2008,6:75-76.

[3]王廷文.浅析《孙子兵法》中的成语智慧[J].孙子研究,2022,5:83-91.

[4]姜桂海.守株待兔与以逸待劳[J].文学赏析,1996,4:29-30.

[5]孙 武.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[M].北京:京华出版社,2002.

[6]罗贯中.三国演义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10.

《三十六计》中的第四计“以逸待劳”。出自于《孙子兵法•军争篇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

孙子认为,掌握并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最好方法,就是用就近做好准备的军队对付远道而来的敌人,用休整好的军队对付疲劳的敌人,用吃饱饭的军队对付饥饿中的敌人。

可以看出此计谋强调的是:让敌方处于困难局面,不一定只用进攻的方法,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,恃机而动,以静制动,积极调动敌人,创造战机。

“以逸待劳”的智慧反映到我们现实生活中,就是要掌握等待的艺术,在外部条件不具备时要耐得住寂寞,不盲目作为,不乱作为;要懂得养精蓄锐的道理,不断壮大自己,积聚自己的力量,等待机会出现时再动手,这样胜率更高,取胜的把握更大。

“以逸待劳”经典案例分析

用计要领:

让敌方处于困难局面,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。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,待机而动。以不变应万变,以静对动,积极调动敌人,创造战机,不让敌人调动自己。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。不可把以逸待劳的 “待”宇理解为消极被动的等待。

敌动我动、迅速应变,是处理问题通常的方式。而养精蓄锐、以静制动,则往往成为高明谋略者制胜的法宝。凡事要冷静观察,切勿盲动。越是重要的事情,处理起来越不能着急;越是紧迫的形势,越需要冷静地面对。

“以逸待劳”,强调以精锐之师,击败疲惫强敌。其计谋核心是以我之“逸”待敌之“劳”,是处于相对劣势的一方战胜强敌的有效手段。

主要指在作战中依靠有利地形,一面采取守势防御,一面养精蓄锐,待进攻之敌久攻不下、士气沮丧后再转守为攻,赢得胜利。然而,以逸待劳的“待”,不要理解成什么都不用做,只管静静看着的消极等待。而是一个蓄势待发、寻找战机的过程。

关键在一个“劳”字,使对手疲惫不堪,是夺取主动权并取胜的前提。要实现我之“逸”,不能坐享其成,必须主动消耗对手的精力或资源。在对手的力量尚未被大量消耗时,要沉得住气,千万不要贸然出击,或过早暴露出己方弱点。否则,画虎不成反类犬,“蓄势”不成而前功尽弃。

“以逸待劳”之计的应用面很广。许多英明的决策者,都非常了解 “以逸待劳”之计的谋略思想,深知“逸”与“劳”的辨证关系,在战略谋划中,总能够想方设法巧借天时、地利等因素,保己之长,击敌之短,创造出有利于己方的条件,逐步扭转不利的局面,赢得战略上的主动。

如《南北筹兵论·上》说:“闻之兵法,守者常逸,而攻者常劳,以逸待劳。”讲求不要消极地坐等战机,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调动敌人,牵着敌人的鼻子走,让敌人疲于奔命,不断地消耗敌人。待敌人锐气尽消时,再动手消灭它。

因此,《孙子》说:“故善战者,致人而不致于人。” 以逸待劳、后发制人之计,受到历代军事家的重视。

公元前 224 年,秦国一心向往统一中国,对地处江南的楚国发动了进攻。秦国派出能征善战的大将王剪,率领 60 万秦兵,浩浩荡荡地杀向楚国。楚国军队在项燕的统帅下,斗志昂扬地迎战秦军。王剪看楚军人多势众,来势凶猛,决定暂时避开楚军的锋芒。他下令秦兵修筑堡垒,养精畜锐,备而不战。

楚军强攻不成,只好驻扎在秦兵的堡垒外。时间一长,楚军将士的斗志逐渐涣散,项燕只得下令撤兵。秦兵却个个求战心切,斗志旺盛。王剪看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,就趁楚军撤退,防备不严的机会,转守为攻,全面出击。秦兵大败楚军,诛杀了项燕。 接着,王剪又率领秦兵乘胜追击,一举攻下了楚国的国都,活捉了楚王。

“以逸待劳”的方法有许多,抢先占领有利地形,就是一种“以逸待劳”。如《孙子·虚实篇》说:“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,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。故善战者,致人而不致于人”“致人而不致于人”,意思是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,是争取主动的问题。先实行防御,后发制人,也是以逸待劳的一种方法。战争实践证明,劳则士气沮丧,逸能养精蓄锐。

春秋末年,赵王派大将李牧镇守雁门关。李牧养精蓄锐,坚守阵地,不与匈奴作战。匈奴多次出征,劳而无功,官兵厌倦。这时,李牧认为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,便挑选精兵强将出战,并让当地人漫山遍野放牧牲畜引诱敌人。匈奴迎战,李牧假装败走。于是匈奴单于率领大军长驱直入赵境,李牧巧设阵势,以逸待劳,大破匈奴,歼灭余万匈奴兵,单于仓惶逃走,此后 10 多年不敢再侵犯赵国边境。“以逸待劳”中的“逸” ,不是高枕无忧,也不是静止不动,更不是斗志松懈,而是养精蓄锐,积极备战;“待”,不是守株待兔,坐失良机,更不是坐以待毙,而是静观事态,因时造势,创造良机,歼灭敌人。

“以逸待劳”的理论与实践,在古代的兵书和史书中,有着许多的阐述和记载。在《孙子·军争篇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古文“佚”与“逸”相通,意思是部队休整充分,精力旺盛。“劳”则与 “佚”相反,是部队得不到休整,精力疲惫。

《水浒传》上的洪教头,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,连唤几个‘来’‘来’‘来’,结果被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,一脚踢翻了洪教头⋯⋯

春秋时候,鲁与齐战,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,后来被曹刿阻止了,采取了‘敌疲我打’的方针,打胜了齐军,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⋯⋯

楚汉成皋之战、新汉昆阳之战、袁曹官渡之战、吴魏赤壁之战、吴蜀彝陵之战、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,都是双方强弱不同,弱者先让一步,后发制人,因而战胜的⋯⋯

如果进攻之敌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超过我军甚远,我们要求强弱的对比发生变化,便只有等到敌人深入根据地,吃尽根据地的苦楚。如同第三次‘围剿’时,蒋介石某旅参谋长所说的‘肥的拖瘦,瘦的拖死’。又如‘围剿’军西路总司令陈铭枢所说的‘国军处处黑暗,红军处处明亮’之时,才能达到目的。

这种时候,敌军虽强,也大大减弱了;兵力疲劳,士气沮丧,许多弱点都暴露出来。红军虽弱,却养精蓄锐,以逸待劳。此时双方对比,往往能达到某种程度的均衡,或者敌军的绝对优势改变到相对优势,我军的绝对劣势改变到相对劣势,甚至有敌军劣于我军,而我军反优于敌军的事情。

江西反对第三次‘围剿’时,红军实行了一种极端的退却(红军集中于根据地后部),然而非此是不能战胜敌人的,因为当时的‘围剿’军超过红军十倍以上。

孙子说的‘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’,就是指的使敌疲劳沮丧,以求减杀其优势。” 在革命战争年代,以逸待劳、诱敌深入、后发制人成为人民军队常用的一种战法。

《兵器·静》中讲:“兵, 武事也,而以静为主。静则无形,动则有形,动而有形,必为之擒;虎豹不动,不入陷阱;麋鹿不动,不罹置罘;飞鸟不动,不絓网 罗;鱼鳌不动,不擐唇喙,物未有不以动而制者也。”

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,世人皆知。人们都为守株者(婉惜他误了农时)哀叹他死 守枯木,不知变化,嘲笑他太痴。但兔子触株定有原因,或因此木在其必经之路的险要处、或因此免过于慌忙,迷失了道路 ⋯ ⋯

这偶然的因素里孕育着必然的条件,守株者虽不复得兔,但他为后来的猎人下套 子提供了依据。是以只要在兔子经常出没的地方下套,必有收获无疑。在军事上 的“以逸待劳”其实与守株待兔相似,只是选择的地点灵活一些罢了。

在军事上,不劳而获不可能,但少劳多获却是常见,这就是军事谋略运用的结果。以逸待劳就是其一。

建兴八年秋,魏主曹睿拜曹真为大司马,征西大都督,司马懿为大将军、征西副都督,刘晔为军师, 引四十万大兵径奔剑阁,来取汉中。汉中人报入成都,孔明听到消息,遂唤张嶷、王平引一千兵去守陈仓大道,以挡魏兵。四百比一,何等悬殊。原来这只是孔明在以逸待劳,让更多的军队在汉中养精蓄锐,等待战机而已。

孔明笑曰:“何其愚也!吾令汝等去,自有主见。吾昨夜仰观天文,见毕星躔于太阴之分,此月内必有大雨淋漓。魏兵虽有四十万,安敢深入山险之地?因此不必多军,决不受害。吾将大军皆在汉中安居一月,待魏兵退,那时以大兵掩之,以逸待劳,吾十万之众,可胜魏兵四十万也。”二人听毕,方大喜,拜辞而去。孔明随统大军出汉中,传令教各处隘口,预备干柴、草料、细粮,俱够一月人马支用,以防秋雨;将大军宽限一月,先给衣食,伺候出征。

张嶷、王平听了吩咐也不敢去,经过孔明一番解释才明白。这是利用气候多雨,魏兵不敢深入山险之地,以逸待劳。事实果然如此,曹真、司马懿领兵来到陈仓城内,不见一间房屋。又不敢深入蜀地,怕倘有疏虞,人马受苦,要退则难,只得在城中搭起窝铺住扎。尽管如此,大雨连降三十日,马无草料,死者无数,军士怨声不绝,只得退兵。

为何孔明敢如此托大呢?

首先,他知天文,懂地理,知道雨季将到。而且汉中有川险为阻,司马懿不敢在此时进犯汉中,必在陈仓城中避雨。

其次,知道司马懿也能看出雨季快到,可以阻止曹真进犯汉中。再次,知道雨季将有月余,雨中曹兵粮食运输困难,必不能持久,所以雨后必退兵。

并且在魏兵退后,孔明也知道魏兵必有准备,连开始准备的敌退而追都放弃了。魏兵代蜀,浩浩荡荡的四十万大军,因雨无获而归,蜀兵仅千人守险,安全无恙,与守侏待兔多么相似。孔明的十万大军则在汉中养精蓄锐,为下次出祁山伐魏做了准备,真是“以逸待劳”,以静制动的光辉典范。

这些案例中的“以逸待劳”出的都是“绝地险招”。他们借助某些有利的条件和地理位置,使自己处于主动和有利的地位,让对手陷于被动,失去主动性;或自己有意地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,使自己由不利地位转变为有利地位,让对手由强大陷于被动,疲于应付,成为弱者,从而失去主动性,被人牵着走。

此计如若用得好,可化腐朽为神奇;如若用得不好,很可能会一败涂地。“以逸待劳”,并非守株待兔式的消极防御,坐待战机,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,“牵着敌人的鼻子走”,拖垮敌人。

因此,在实施此计之前,一定要对实施背景、战略地点、对手的大致情况、我方的情况等有足够的了解,再决定是否采用此计。而在“待劳”的过程之中,更要密切关注对方动向,时时留意对手可能采取的下一步动作,做到听其言,并观其行。一旦发现此计不可行,则应立止而另图他策。

参考文献:

[1]镜 泊,晚 风.“以逸待劳”巧退九倍之敌[J].科学决策月刊,2006,4:63.

[2]毛元佑.兵法三十六计之四---以逸待劳[J].军事春秋,2008,6:75-76.

[3]王廷文.浅析《孙子兵法》中的成语智慧[J].孙子研究,2022,5:83-91.

[4]姜桂海.守株待兔与以逸待劳[J].文学赏析,1996,4:29-30.

[5]孙 武.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[M].北京:京华出版社,2002.

[6]罗贯中.三国演义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10.

相关阅读

今日热点

小编推荐